通過對已有的各種電子秤的分析,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提出提高電子秤測量精度的方法;硬件上采用專門為高精度設計 的24位A/D轉換芯片11X711,該芯片具有分辨率高、線性度好、功耗低等優點,特別適合低頻高精度的應用場合;軟件上引入樣條函 數,用光滑的參數曲線段逼近折線多邊形,實現對非線性稱重關系特性曲線的擬合和自校準,達到減小誤差的目的;最后通過實驗證明 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0.引言
稱重技術一直以來就被人們所重視,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 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一種普遍使用的計量手段,稱重技術被 廣泛應用于工農業、科研、交通、內外貿易等各個領域,與人 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電子秤的設計中,電子秤的測量精度是其中的關鍵問 題。對于提高電子秤的精度,其難點主要在于對傳感器稱重信 號的采集和非線性誤差的處理。目前,許多文獻提出了多種誤 差補償的方法,大體可分為硬件電路補償法、分段線性插值法 和基于RBF神經網絡非線性誤差補償法等。
硬件電路補償法是應用最廣泛的誤差補償方法,此方法 雖然有效,但補償工藝復雜,硬件成本高。文獻中提出來 分段線性插值法,實現了電子秤的非線性誤差校正,但電子秤 精度有待進一步提高。文獻運用構建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 的方法,完成了電子秤誤差補償網絡,但該方法運算復雜,泛 化能力低,更適于多變量矯正。
本文將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入手,提出提高電子秤的精 度設計方法。硬件上采用橋式電路和高精度A/D轉換芯片 HX711,以提高測量精度,減小非線性誤差;軟件上采用樣條 函數,以實現傳感器信號的非線性擬合。
1.電子秤的硬件設計
電子秤硬件測量系統的關鍵在于提高被稱重物體重量精 度以及減小非線性,本設計以MSP430G2553為信息處理單 元,外加傳感器信號處理電路,A/D轉換電路,矩陣鍵盤功 能輸入電路,OLED12864液晶顯示電路,以及DC+DC電源 供電電路等,其系統硬件如圖1所示。當物體放置于電子秤 托盤時,電阻應變式傳感器經惠更斯電橋,產生與載荷近似 成正比的電壓信號,經處理電路放大、濾波后將電壓信號通 過八/D信號轉換電路傳給MSP430G2553單片機,對稱重信 號進行采集。單片機采集到稱量數據后,與內置程序中的樣 條曲線進行比對,將其轉換成為重量信息并通過顯示電路顯 示出 來。
1. 1芯片選型
MSP430系列單片機是一款16位高速處理單片機,為高 整合、高精度的單芯片系統,采用了精簡指令集(RISC)結 構,具有簡潔的27條內核指令以及豐富的尋址方式,系統工 作相對穩定,處理能力強。相比于51系列單片機,MSP430 單片機具有超低的功耗,其系統中共有一種活動模式(am) 和五種低功耗模式(LPM0 — LPM4),在實時時鐘模式下,工 作電流為2 5 ^八,在RAM保持模式下,最低工作電流可達 0. 1卩八,非常適合電子秤之類的小型電子產品。另夕卜, MSP430單片機具有豐富的片內外設,為系統的單片機解決方 案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在利用時減少了外設空間體積,故選用 MSP430G2553單片機為主控芯片。
1.2電子秤的A/D轉換電路設計
目前市面上的電子秤大多采用分離的A/D轉換器和放大 器組成的信號采集電路,對稱重傳感器的模擬信號進行處理, 但是這樣不僅增加了電路的復雜性,增大制作成本,而且降低 了電路的穩定性,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尤其是對于高精 度電子秤來說,這樣的電路復雜度增大了稱量的不確定性,降 低了電子秤的稱量穩定度。
電子秤一般要求測量范圍廣,而電阻式稱量傳感器線性范 圍小,為了盡可能提高測量精度,本設計最終采用HX711為 A/D轉換芯片,HX711具有海芯科技集成電路專利技術,是 —款專為高精度電子秤而設計的24位A/D轉換器芯片。與其 它同類型芯片相比,該芯片集成了放大器,穩壓電源和片內時 鐘振蕩器,無需另加外圍電路,具有分辨率高、線性度好、抗 干擾性強、功耗低等特點。降低了電子秤的生產成本和電路的 復雜度,提高了電子秤的穩定性,特別適合低頻、高精度應用 場合的模擬前端。HXH1所有控制信號均由管腳驅動,無需 對芯片內部的寄存器編程,輸入選擇開關可任意選取通道八 或通道B,通道A的可編程增益為128或64,對應的滿額度 差分輸入信號幅值分別為或。通道B則為固定的64增益,用 于系統參數檢測。
本設計中傳感器靈敏度為1 mV/V,在5 V供電電壓下, 其最大差分信號輸出電壓為20 mV,可選擇通道八,經128倍 增益放大為2 560 mV,經八/D轉換后輸出為數字量,AD采 集電路如圖3所示。
1.3 OLED顯示電路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又稱為有機電激光顯示,其 顯示技術與傳統的LCD顯示方式不同,無需背光源,而是采 用很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電流流過時,有機材料 自己發光,相比傳統LCD顯示屏,其更輕更薄,可視角更大, 柔軟環保且更省電。且由于OLED是固態、非真空器件,具 有抗震蕩、耐低溫(一40)等特性,可作為坦克、飛機等武器 的顯示終端,故本設計采用OLED為顯示接口電路。
如圖4所示,本顯示屏采用SPI通信方式,DC對應SPI 總線的MOSI信號,D1對應SPI總線的MIMO信號,D0對應 SPI總線的CLK時鐘信號,第7引腳為CS片選引腳,本電路 默認設置是CS通過軟件配置使用,如果實際使用中,不需要 使用CS引腳,可在軟件里面將單片機對應IO引腳置低。
2.電子秤的軟件設計
2.1電子秤誤差分析
本設計采用電阻應變片式壓力傳感器將壓力信號轉換為電 信號。其主要由彈性體、電阻應變片、電纜線等組成,內部線 路采用惠更斯電橋,當彈性體承受載荷產生變形時,電阻應變 片(轉換元件)受到拉伸或壓縮應變片變形后,它的阻值將發 生變化(增大或減小),從而使電橋失去平衡,產生相應的差 動信號,供后續電路測量和處理。
稱重原理如圖2所示。設兩個電阻應變片阻值分別為Ri, R2;其余兩定值電阻為_R,R“電橋電源電壓為當應變 片不加任何載荷時,4個電阻的零點阻值相等,即:
E為彈性體的彈性模量,"為彈性元件的泊松比。由式
可知,稱重傳感器的電橋輸出與承受的載荷力(理想情
況下為被測物體的重量)成非線性關系,Fx越大,稱重傳感
器的非線性關系越明顯,誤差越大。
2 2電子秤的程序流程結構
電子秤軟件的主要功能是稱量信號采集,非線性補償,系統鍵盤、顯示管理等。圖5為電子秤程序流程圖,為了方便程序的調試和增強系統的可靠性,程序設計采用自上而下、模塊化、結構化的程序設計方法,把總的編程過程逐步細分,分解成一個個功能模塊,每個模塊互相獨立,完成一個明確的任務,實現某個具體的功能,邏輯結構清晰,大大降低了編程難度。電子秤的軟件結構主要包括系統初始化模塊、稱量信號采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矩陣功能按鍵檢測模塊以及
OLED12864顯示模塊。
本設計的軟件開發環境是由丁I公司研發的高效C編譯器和集成開發環境CodeComposerStudio,其具有環境配置、源文件編輯、程序調試、跟蹤和分析等功能,能夠幫助用戶在一個軟件環境下完成編輯、編譯、鏈接、調試和數據分析等工作,是MSP430單片機軟件開發的理想工具。
3基于樣條函數的非線性誤差擬合
3.1樣條函數的引入
早期工程師制圖時,把富有彈性的細長木條(所謂樣條) 用鐵固定在樣點上,在其他地方讓它自由彎曲,然后畫下長條 的曲線,稱為樣條曲線[5]。樣條曲線實際是上是由分段三次曲 線并接而成,在連接點即樣點上要求二階倒數連續,從數學上 加以概括就得到數學樣條這一概念。
樣條函數是平面線形設計中簡單實用的樣條曲線擬合工 具,具有數學表達式簡單統一、線性光滑、良好的保形功能、 擬合選點自由、整體大繞度、局部小繞度等優點,將其應用在 電子秤的設計上,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3.2樣條函數的擬合原理
在電子秤的應用過程中,為了達到高準確度的稱量要求, 對于非線性的稱重關系需用樣條函數對其進行擬合,達到減小 誤差的功能。
以本系統設計量程為500 g的電子秤為實驗對象,將不同質量的砝碼(0 g,5 g,10 g,20 g,40 g,80 g,160 g,320 g,500 g)共9組加載到實驗對象電子秤上,通過稱重傳感器 采集輸出電壓輸出U”,獲得9組實驗數據,預處理后即獲得 9組歸一化樣本數據(Mm,UM),列三次樣條函數方程:
對于上訴三對角矩陣(Trdagonal Matrices)。常用解法 為Thomas八lgadthm,它是一種基于高斯消元法的算法,分 為兩個階段:向前消元和回代。即可解出三次樣條函數方程。
4.電子秤稱量實驗
根據《JJG1036 — 2008電子天平檢測規程》的檢定要求, 在20°C室溫環境下,電子秤充分預熱后,本研究采用精度為 0. 001 g的標準砝碼對電子秤的示值誤差進行了實驗測試。
圖6為經過三次樣條擬合前后的電子秤仿真輸出結果比 較,實線為三次樣條插值,虛線為普通折線插值,比較可知, 普通折線插值在稱重曲線基點處導數不連續,失去了原函數的 光滑性,與實際應用不符,會產生明顯誤差。采用三次樣條插
值的方法,稱重曲線基點處滿足處處有二階導數連續,保證曲 線在基點處實現光滑過渡,符合實際稱量情況,對減小稱量誤 差有明顯作用。
電子秤示值誤差檢定結果如表1所示。本研究選取了 0g、10 g、 20 g、 50 g、 100 g、 150 g、 200 g、 250 g、 300 g、 350 g、400 g、450 g、500 g等13個不同的測量點。實驗方法是: 載荷從零開始,逐漸地往上加載,直至加到電子秤的最大稱 量,然后逐漸地卸下載荷,直至零載荷為止。由表1可見,在 未引入三次樣條函數之前,隨著載荷的增加,電子秤稱量誤差呈增大趨勢,且在加載和卸下載荷前后,電子秤的示數波動明 顯,稱量結果不穩定;而在引入樣條函數后,電子秤稱重曲線 經樣條函數擬合,電子秤的稱量誤差明顯減小,在加載和卸下 載荷時,電子秤的示數基本保持不變,極大地保證了稱量穩定 性,提高了電子秤的品質,擬合效果明顯。
5.結論
本文進行了對電子秤工作原理的深入研究,找到了電子秤 稱量誤差產生的關鍵,并通過對市場上電子秤的調研,發現了 目前電子秤存在的稱量精度低,制作成本高的問題,因而,本 文設計了一種以MSP430G2553單片機為信息處理單元,利用 三次樣條函數擬合電子秤的稱重曲線,對其非線性誤差進行補 償,從而完成對電子秤的非線性矯正的新型高精度電子秤,極 大簡化了電子秤的設計電路,提高了電子秤的穩定性,降低了 制作成本,經實驗證明這種方法可以明顯減少電子秤的非線性 誤差,提高稱重準確度,電子秤的實際測量精度達0. 01g。整 個實驗結果達到了預期目標。
但是,由于實驗材料性能以及算法的原因,本電子秤的稱 重測量范圍受到限制,且稱量速度慢,等待稱量最終結果的時 間較長。在今后的改進中,研究者將研究采用性能更好的稱重 材料,擴大電子秤的稱量范圍,并精簡電子秤的程序算法,提 高電子秤的稱量速度,進一步提高電子秤的稱量品質。